12岁“小孩哥”参加高考背后:少年的他们遇到“少年班”

作者:休闲 来源:娱乐 浏览: 【 】 发布时间:2024-06-28 07:40:35 评论数:

2024年上海高考成绩将于6月23日揭晓。小孩哥今年的岁参考生中,有位12岁的加高“小孩哥”引人关注,他就是考背来自上海市实验学校(简称上实)的初三学生刘尧。

事实上,后少刘尧是年的年班因为此前通过了中科大少年班的校测考试,提前拿到了“高考体验券”。到少他所在的小孩哥上实,今年有5位同学获得这样的岁参机会,除了年龄最小的加高刘尧,另有1人来自高一年级,考背3人来自高二年级,后少他们的年的年班高考成绩只要达到相应要求,即可被中科大录取。到少


刘尧(左二)排队进入考场 图片来源“第一教育”

6月20日,小孩哥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记者来到校园,和4位已经通过中科大“少年班”校测的同学(另有1人生病未到场)聊了聊。听听这些“别人家的孩子”为何会选择中科大少年班,又如何理解所谓“神童”“天才”的光环。

如何通过选拔?

中科大少年班是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及创新试点班”的简称。

根据中科大少年班学院发布的2024年招生简章,其招生对象原则上为高二年级,其中少年班面向2008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考生,少年班“创新试点班”(简称少创班)面向2007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考生;少数特别优秀的高一年级及以下的学生可破格选拔。

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,2024年,中科大少年班在招生方式上也有改变,往年的选拔程序是高考前初试,高考后复试,今年是高考前就进行多轮校测,并根据成绩进行了A、B、C三级分档,可获得不同程度的高考录取优惠:A档是一本线(特招线)即录取,B档是投档线下40分录取,C档为投档线录取。

考生需先在网上报名,提交材料,材料评审通过参加入围考试,通过入围考试再进入少年创新科学营,科学营又分为两个阶段,整个过程共三轮选拔。


刘尧接受澎湃新闻采访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为澎湃新闻张呈君 摄

虽然年龄小、脸上还带着几分童真,12岁的刘尧对于此番层层选拔没有太多担心。

他认为,少年班的初选数学和物理难度低于全国中学生数学和物理竞赛,“第一轮我是考了136.5分,这个不算很高,第二轮考完信心就比较足了,最后综合评级拿到了A档。”

同样是通过少年班的入围选拔,也有同学提到了“挑战”。

高一年级的黄天嘉回忆:“校测考试今年把小组讨论去掉了,让我们对材料进行整合,有点像语文题目的概括,以及老师严肃连番追问,这部分非常具有挑战性,但能够更好地锻炼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。”


匡兆恒接受澎湃新闻采访

高二年级的匡兆恒直言,中科大的校测具有挑战性,题目难度都挺大的,但是自己不紧张,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与。

高二年级的周晟琪也认为中科大的校测题目综合性更强,经过三轮考核,他最终也获得了A档资格。

校测通过后,6月7日-9日,获得高考资格的5位“非高三”同学走进考场。

回顾高考三天,刘尧觉得不能算特别紧张,“因为我三模考了360分,预估中科大少年班的录取分数线在305分左右,所以我就不是特别紧张。”

其他几位同学也相对比较镇定,匡兆恒表示,“今年就是试水,如果没有考上,提前体验一下真实高考考场,明年再参加。”

特殊学制和“跨栏”计划

5名学生能跳过高三直接高考,也和上实特殊的学制有关。

自1987年建校以来,该校兼具教育教学、科研实验任务于一体,开展中小学教育整体学制改革实验,实施小学四年、初中三年、高中三年的十年一贯弹性学制

学校常务副校长瞿祖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,“在多元化课程的架构之上,学生根据自己的成长节奏,可以10年完成(基础教育),也可以11年、12年甚至更长时间完成,短的不一定10年,也可能是9年或者8年。今年年龄最小的考生刘尧小学一年级进入上实,目前完成了基础教育第7年的学习。”

同时,学校设有“跨栏计划”,即同学对某学科有了更高需求,可申请评估,跨年级跨学段学习。12岁的刘尧就是“跨栏”到了高三,与高年级同学一起上课。

正因为这样特殊的学制,该校和中科大少年班也有较多交流。每年中科大都会有招生负责人来校讲解最新信息,上实也几乎每年都有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的学生,有的同学还会受邀回到母校分享在少年班的求学经历。


周晟琪接受澎湃新闻采访

匡兆恒和周晟琪知道中科大少年班,就是来自学长。匡兆恒小升初阶段进入上实就读,大约初二时,看到学长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的故事。

周晟琪小学一年级进入上实就读,对中科大少年班的了解同样来自学长,直到现在,他和正在少年班就读的学长也保持着密切联系。

12岁的刘尧最初知道中科大少年班,主要来自母亲的介绍。

据“第一教育”此前报道,在刘尧妈妈眼里,刘尧是一个很让家长省心的孩子,从小就“自驱力”十足。很多孩子小时候需要家长陪着写作业,但这样的情形在刘尧身上几乎没发生过。“每天晚上做作业的时候,他基本上是自己独立完成。而且他的专注力也非常好,很能坐得住。”

当被问及如何应对压力,刘尧表示,除了自学高中和大学的课程,他的兴趣爱好还包括阅读科幻小说,这也成为了他的解压方式之一。

同样是解压,黄天嘉喜欢做数独,也喜欢跑步,他家附近有一个小花园,有一条长300米的小步道,每天都会去跑个三四圈。匡兆恒和周晟琪都爱踢足球,周晟琪也会偶尔玩游戏减压。


黄天嘉接受澎湃新闻采访

对待玩游戏,黄天嘉的态度是:“大家也不一定要对它弃如敝屣,如果时间控制得当,对我们的压力算是一个比较好的释放。”

家庭支持也是这些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支撑。

刘尧的父亲从事财务工作,母亲在房地产行业,自学课程的同时,父亲会为他提供一些知识讲解方面的帮助。黄天嘉的父母都在机场工作,“我想做什么基本上都会让我去做。”

匡兆恒在高考第一天考完数学后有点不开心,因为平时数学成绩好,他对数学的期待值较高,父母先来宽慰,帮他稳定情绪,再鼓励后面的学科好好考,同时有针对性地找到问题的症结并进行沟通。

少年班是“神童”集聚地吗?

从1978年中科大创办首届少年班至今已46年,由于招收的学生年龄小、智力超常,这些孩子常被称为“神童”“天才”,受到部分家长的追捧和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。

少年班培养的人才,毕业之后,既有成为社会精英栋梁的,也有一些泯然众人,关于少年班热度下降、“不香了”的观点也屡屡在社交媒体出现。

中科大少年班是“神童”和“天才”集聚地吗?已经初选入围的同学们怎么看?


老师们身着红色T恤为刘尧加油 图片来源“第一教育”

刘尧表示:“认为少年班的学生都是神童我觉得不是很准确,从中科大的选拔看,难度其实比不上全国中学生数学和物理的竞赛难度,少年班更多是招收年龄小的人,不一定是非常厉害的。”

至于为什么要报考,刘尧幽默地表示:“主要考虑到可以不用再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。”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,高中数学和英语知识基本上都掌握了,语文的知识稍微少一点,但是对后面的发展影响不算太大,如果直接去少年班读大学,可以节省一些时间

谈及今后的规划,刘尧表示还没有决定好,他主要对数学和物理感兴趣,中科大的优势是第一年不必选专业。

高一学生黄天嘉认为,中科大少年班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,“可以跟着大牛的院士们学习,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。”

“中科大少年班也不一定是神童,有兴趣有理想,想在科研方面做出一番事业的人都可以来尝试。”在黄天嘉看来,参加中科大少年班的考试不仅提升知识,最后的面试环节也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很好机会,“我认为还是非常值得尝试的。最后进入中科大少年班,其实也不一定是神童,只要努力都是有可能的。”

谈及热度下降,黄天嘉分析,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的出路,有的留校继续科研,与外界接触比较少,影响自然也比较小,可能大家还没看到。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创业,作为小公司可能初始阶段知名度也没有那么高。

经历了中科大少年班的考试,匡兆恒认为,“这里的确是一个需要天赋的地方”。他表示,虽然“天才光环”比起四十多年前褪去一些,但依然是考生进入名校、师从名师的畅通路径之一。

周晟琪也坦言,刚听说中科大少年班的时候,“第一感觉就是比较牛。”亲历初选之后更新了认知:学生年龄比较小,对于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,对于综合素质要求更加高了。

智力之外,社会情感能力如何提升?

对于外界认为的上实也是培养“神童”的地方,校长徐红并不赞同,她表示,学校是在不断探索学生潜能开发与个性成长的最佳结合点,“提前孕伏、螺旋上升”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课程支持。

有人认为,少年班的学生虽然智力上达到了大学水平,但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尚有欠缺,社会交往能力也有待加强。

瞿祖芳介绍,学校对毕业生跟踪研究后发现,10年一贯弹性学制的学生学业是达到了高校的要求,但是在社会情感能力这一块,略有缺失,所以他们在课程设置中也进行了精心安排。


参加中科大少年班考试的上实学生:匡兆恒(左一)、周晟琪 (左二)、刘尧(右二)、黄天嘉(右一) 受访者供图

“我们除了国家规定的核心课程之外,还有两类课程,一是以全面发展为基础的学养课程,二是注重特长发展的个别化特需课程。特需课程融‘学生特需、教师特备、学校特供’为一体,纳入了很多的社会考察以及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等内容。”瞿祖芳表示,以艺术体育为例,上实初中阶段每位学生都要弹钢琴、跳舞、溜冰、游泳等,特色课程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在社会情感能力、交往能力、沟通能力、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有更多的发展。

6月23日高考成绩发布后,中科大少年班还将陆续进行录取资格确认,高中学段的几位上实同学都表示,如果最终能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,会选择在学校住宿。

年龄较小的刘尧则表示,如果被录取,家人也会跟他到中科大所在的城市安徽合肥,有亲人在身边陪伴照顾,他不担心有太多生活方面的压力。

责任编辑:胡淑丽_MN7479

最近更新